首頁
1
TOP ART
2
Up Close│近距離專訪
3
專訪|熱血講師Bevis4
概亞形象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30號5F
經營永續企業的致富之道 John Paul Dejoria出身於貧民家庭,於2011年3月,當年的街童以42億美元身家排名《福布斯》全美第82位富豪。於1980年,創立以設計師品牌、創新、時尚、健康、環保為品牌原創精神的美國第一美髮專業品牌PAUL MITCHELL,35年來始終堅持與全球美髮設計師站在一起。在埋首耕耘專業美髮市場的同時,更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環境保護,和新生代美髮人的教育革新工作。他的致富傳奇堪稱實現美國夢的範例。於2015年6月來台的John Paul,Top Art雜誌有幸與傳奇人物面對面做專訪。 無論時勢如何,成功絕對可以複製 John Paul Dejoria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他僅用了當時所有的700美元積蓄,成功的打造了現在的髮品王國。除了創業資金少的可憐,亦恰逢經濟衰退的年代。在1981年創辦這間公司時,通貨膨脹率是12.5%,如果有辦法申請到貸款,利率是17%,失業率則占了10%,加油還要排隊,當時,如果想要影印的話還得去影印店才行。然而現今社會的環境條件比當時更好,現在一台電腦就搞定了,而且經濟狀況好太多了。但更重要的是,你準備好了嗎? 成功的背後有許許多多支持的設計師 一路走來,John Paul把今天的成就回歸給設計師對他們產品的信任。當時在沒有多餘的錢打廣告之際,如何讓大家認識新品牌,靠的就是大家對產品品質的信心。公司亦相信,只要能夠讓更多設計師接觸到自家產品,這些設計師會喜歡到續訂貨並且推薦給顧客。 從不斷的失敗爬起來並帶著笑容走下去 John Paul經常問自己: 我能夠提供給時下的創業家什麼讓他們有所做為? 首先他會說: 預先準備接受他人不斷的拒絕(prepare for lots of rejections)。他20歲出頭的時候做的是挨家挨戶賣百科全書,只靠業績沒有底薪的工作。他們被教育說“不用擔心,你或許會敲100個門以上,但其中一家一定會讓你進門做到生意”。這也意味著被第50扇門回拒的時候,你還是要保持著同樣的熱情敲下一扇門,因為有一扇門遲早會為你而開的。 Successful people do all the things unsuccessful people don’t want to do. (成功人士做一切失敗人士不願意做的事) 走在趨勢的前面帶領潮流 提倡環保、人道風是近年來才慢慢浮起的趨勢,但認識Paul Mitchell髮品的人都知道,該品牌從創立初期,就已經這麼做了。他們是專業髮品企業裡第一個主張不做動物實驗,因為John Paul覺得實在沒有這個必要。理由是,他們製作的商品是給人類使用的,如果他們夠信任自家的產品,理當在他們身上做試驗。這也是John Paul從一開始便堅信並希望成真的理念;憑著這股堅定的理念與承諾,一步步的向前進。當時許多競爭對手呼籲大家不要購買他們的商品因為這既是錯誤的做為也是危險的。但這都非屬實!John Paul笑說現在變得大家都跟進了。 面對市場需求的千變萬化有一套 許多產業經常因為科技的進步或消費模式的改變而面臨淘汰。好比以往處處可見的照相館因為數位相機的來臨導致關店;網路購物的模式亦使實體店的業績受到不小的打擊。如何在市場變化萬千的情況下生存成了關鍵。Paul Mitchell亦是歷經了許多市場、經濟的變化卻總是能夠不被打敗。John Paul大方分享其訣竅在於透過與設計師永不間斷的密切互動。他們的服務對象是站在第一線的設計師,畢竟每天面對顧客的他們最了解時下甚至是未來的需求。因此,所有的產品都是為設計師的需求與他們創造的趨勢所研究開發的,所以他們是Trend setters(流行趨勢創造者)。從初期與配方師和設計師一起研發,到上市前先給上百位設計師先試用過並聽取試用心得加以調整,最終推出新產品進而透過他們到消費端。 經營公司企業成功的要訣 不論John Paul的髮品公司Paul Mitchell也好或者是The Patron Spirits Company(培恩酒業公司),看似不同類型,經營理念卻是一致的。首先自家的產品與服務必須比他人的好,並且不斷的進步。接著,他人必須喜歡該公司做的事情,才會願意加入行列。換句話說,他人加入的動機並非單純的利益,而是認同該公司的精神。 愛才 惜才 留才 在員工換工作如換衣服的趨勢下,Paul Mitchell公司卻有辦法讓人員流動率近乎零。也因此,要在Paul Mitchell公司討晚飯吃很困難,因為沒人要離開所以沒有職缺。John Paul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待人如待己。他以前待過兩家公司都是因為他把員工放在第 一位而被炒魷魚。那時他就跟自己講,如果有一天他有自己的公司,他對待自己員工的方式將會是自己亦希望被對待的方式。所以現在,他們很照顧自己的員工,對他們非常的好。何來人才流失之慮? John Paul的傳人 John Paul的女兒Michaeline現任John Paul Mitchell 公司的副董事長,她可說是得到了父親的真傳;John Paul笑言他可以說打從女兒一出生就開始栽培她了。有一天Michaeline跟他說想要經營Paul Mitchell,John Paul回她說:“可是,親愛的,我在至少120歲以前可是哪都不會去喔”她回說:“我知道阿老爸,但是我比你年輕多了”。幾年前Michaeline進入公司,她選擇從貨倉最低層的裝箱員一路往上爬。聰慧無比的她,人緣好,學習速度也快,不管在哪個職位都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同與尊敬並一致認為她應該升遷。公司的董事長 Luke Jacobellis更提出她應該接下John Paul Mitchell 公司的副董事長一職。當John Paul談到女兒時,臉上佈滿了驕傲的笑容。 https://www.edugaia.com/hot_344634.html 經營永續企業的致富之道 John Paul Dejoria 2022-08-16 2023-08-16
概亞形象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30號5F https://www.edugaia.com/hot_344634.html
概亞形象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30號5F https://www.edugaia.com/hot_344634.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2-08-1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edugaia.com/hot_344634.html

熱血講師 – Bevis
abfbef1879cf6f228329a034397f0ea3.JPG

Bevis從初期19年任職於萊雅Loreal Taiwan 擔任技術講師一職,如今一樣站在舞台上,但傳授的不再是如何分區、染膏的比例或是當季的流行趨勢講解。Bevis自創了新的品牌: Hair 動能文創 – 美髮設計師業績精進學堂 。雖然初試啼聲,卻已受到許多設計師的關注,其威力不可小覷。Top Art帶大家一同更深入的認識這位真心以設計師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的Bevis老師。

洞悉市場需求 苦無伯樂

早在10多年前Bevis就發現業界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技術課而是能夠實質回饋到業績的技巧課。因此,即向當時投效的公司提議延伸這塊領域。他認為,如果能夠幫助設計師的業績成長,那他使用自家產品的機率就自然而然的會跟著增長。懷抱理想的Bevis卻有志難伸,被當時講究績效的外商公司打了回票。以公司的立場而言,當公司投資一個人力的費用在一個教育團隊時,公司便希望看到產值,所以教育團隊所開創的課程都必須百分百與商品有所連結,也因此完全不帶到商品的技巧課又要耗掉一位講師的費用在一家產品公司的眼裡並沒有任何產值可言。近幾年他所任職的公司在經營上受到大環境不景氣影響的壓力,這時還要負擔一筆教育團隊的支出,Bevis本身在業界的價位屬中上更讓公司備感壓力,因此當公司找上他懇談的時候,Bevis很明瞭大部分的外商公司都只看數據不問過程,在數據並沒有達到預期時,就會適度作改進好比在預算方面做控制,識時務的Bevis也不想造成公司太大的困擾或壓力因此選擇離開。

一個結束帶動嶄新的開始

一切從頭來過的Bevis,雖然當時有很多廠商找上門,包括大品牌知名外商,但是當時的Bevis已經對廠商起不了興趣;心繫設計師身上這麼多年,他看到了許多設計師都敗在不懂自我經營這一塊而心生不忍,他希望能夠回歸初衷幫助設計師實質的成長。

在2014年離職的Bevis恰巧認識一些大陸的朋友積極的想幫助Bevis捲土重來,提供他在大陸上海、重慶、成都等不同城市開課的機會。在台灣畢竟扎根了20年之久,台灣友人都建議Bevis不要放棄台灣的市場,但因為本身還未有開學院的打算,Bevis聽取朋友的建議在臉書上架起了自己的粉絲團並相當訝異效應竟然出奇的好。在2015年2月開始架設粉絲團到2015年12月時,在沒有業務或宣傳單的行銷下粉絲人數已達到7千多人,Bevis的出發點單純是希望幫台灣設計師一把,透過臉書的平台分享一些專業知識。發覺粉絲人數按讚指數不斷直起,一個月後,Bevis在臉書上表示開課並在短短幾個小時內課程報名就額滿了。Bevis不禁讚嘆網路銷售的厲害,也希望分享給所有美髮人這個小心得: 以前的觀念是靠死做,憑自己的手藝賺取回鍋率,但隨著時代變遷,科技進步,網路發達,網路也是一種行銷方式。

但Bevis也指出建立自己專業形象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就好比要賣客人一個髮型前要先讓客人相信你夠不夠專業,同樣的設計師就是Bevis的消費者 所以第一步就是信任他的專業才會買單。

化觀察為教材

今天Bevis所學到的一切並非全來自前任公司所賜,回想當年,Bevis說自己當時做到教育經理一職時,確還是裡面最賣命且工作量最大的一位,Bevis確甘之如飴的說雖然辛苦但教學相長之下收獲最多的還是自己,透過不斷的親臨店家與設計師交流觀察,都是最寶貴的學習機會。他會整理歸納成有效率的系統再和其他人分享。除此之外,透過授課的過程中也細心的發現上課的設計師不僅僅是資歷淺的,資深的、也有地區性排名第一的名店等來自各種規模的單店。這些人的共同點在於不懂得為什麼自己的市場再削減,因為自身一直活再以前年代的舊觀念- 賣技術。(法拉頭可以撐三天,技術越好客人越多),可是現在消費者需求改變: 喜歡了解自己需求適合哪種感覺的設計師。所以時下的設計師要懂得和別人分享他適合什麼。如今要一位成功的設計師要具備: 技術 、技巧與管理。現今市場僅提供技術與管理,但確還未有 “技巧”這一塊較細微的部份。管理事屬於後台做業,但技巧是屬於前台,今天與客人短兵相接 如何讓客人覺得自己很專業,並讓客人會想回來靠的就是技巧。
7ab8ed5ec4092cfed4b16cc0cdf78eea.JPG

Bevis眼中的美髮界

談到美髮產業,Bevis語帶濃厚感情的認為美髮是一個可以讓客人變漂亮變自信的好工作,但台灣這十幾年來的路走偏了,形成一種價格策略的走向,而不在乎有沒有幫顧客創造出該有的美感只專注在如何把價格拉低以便吸引顧客上門消費。時下每位設計師都具備了該有的技術與美感,可是一但被價格綁死的時候,就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心態,思考如何在種種考量下做出符合成本的東西,即產生了惡性循環,也因為被這些顧慮掐住,做出來的質感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使得業界無法成長。如果產業可以更正向,大家就會開心一點,工作態度也會因此變得更專業一點,進而讓顧客增加對設計師的信任度,慢慢就會脫離$399宿命。客單價提高,業績上升,顧客滿意的雙贏局面 人緣變好。

Bevis也看了太多許多的流浪美髮人,體會到美髮資歷與業績無關,有做了一輩子的設計師每個月慘澹的業績,亦有所謂的草莓族但業績都能達到50幾萬的業績。雖然大家都為自己業績不好怪在經濟不景氣,但其實只要消費者買單,自然願意掏錢。

廠商有一個很辛苦可憐的地方

廠商跟髮廊的關係不僅止於賣貨/叫貨的關係,他們有一個很辛苦可憐的地方 – 做教育回饋 (講師也都是靠這些廠商在存活);沙龍同時會期待除了折扣上更多的附加價值: 課程,長期以來沙龍已經根深蒂固的認為店內的教育訓練是廠商的責任。但廠商除了不斷的要替沙龍尋找老師還要承擔講師的品質,回過頭卻發現,以往提供給設計師的上的課程是一成不變的技術,且大部分的設計師並沒有套用在現場。因此,當所學的東西並沒有回饋到店裡商業經營這一塊,那麼貨量也相對的不可能增加。也如此造成了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惡性連鎖反應 : 廠商提供教育設計師無用武之地 產品訂單無法增加。慢慢的有些廠商終於抓到問題點所在於是找上Bevis,因為他們在他身上看到不一樣的商機。希望透過Bevis影響到這些設計師讓他們改善業績,並間接的拉高訂貨量。

未來從現在開始

自己的新事業畢竟才剛起步,Bevis評估現階段為兩人團隊也無需負擔固定教室的成本問題,生活也沒有過大的重擔,但考量到人力不足,工作量無法負荷更大的格局,雖然大陸市場大希望與Bevis密切配合,Bevis還是選擇先在台灣扎穩地基。

未來Bevis期許能培養出自己的講師,但募集培訓講師不易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達成,Bevis目前比較專注在如何讓眼前的工作模式更有效率,如何能夠實質的幫助到設計師,如何設計更多有用的課程 等。

Bevis謙虛地表示自己沒有太大的理想,也不認為能夠憑一己之力幫助到業界的每一位設計師。但還是希望能夠幫助到所有他接觸到的人,並產生連鎖效應。

1bf96c9881c64085e902b806ba1691e7.jpg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