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管理│身教與言教的平衡
真正身心平衡的人因為沒有失衡的問題,所以不用刻意去思考平衡或尋求平衡。
真正做好自我管理並已成良好習慣的人,不再需要刻意的自我管理,也不需要被管理。
就像不會意識到呼吸一樣的自然。
建立自身的認知與價值觀,自省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曾經因為無法面對情緒而可能失去在優秀團隊工作的機會,那次的當頭棒喝讓我不得不逼自己正視這件事,認真的尋找根源而不是找理由。(還好見了棺材有掉淚)
人性 原本就具有多面向,各種心理反應都會同時存在形成各種性格特質的人,我們無法將不喜歡的連根拔起,就像醫學報告說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之所以沒有發病是因爲我們身上其他的良性細胞能與它抗衡,和平相處,也就是取得一個「平衡的狀態」。
接受自己的各種面貌,和平相處、保持學習,良性的運用,知道自己一直在進步,讓自己安心就比較容易平靜。
要做到這些就要不斷的累積壯大自己的能力,心強壯了,就比較不容易受傷,就更能接受事物的多變性,微笑面對,笑了,事情就變的簡單多了。
透過這次的思考,我真的相信EQ大於IQ,常常跟自己對話,懂得與自己相處,懂得與人相處,才能好好處理事情。
真誠是最能讓人放鬆並且打動人心的 ,面對自己是這樣,面對別人也是。
學著對自己誠實,坦然接受自己的優缺而不是只感到不滿或驕傲,靜下來找到問題的根源,面對它才能慢慢調整、改變。
由自身做起,先成為自己的管理者。唯有真誠的經歷這個過程才能以同理心對待他人。
還在學,還在練習,面對 需要真心與勇氣。
真心落實這些事就會開始懂得感謝,慢慢發現懂得感謝才是取得身心平衡的萬靈丹。
懂得感謝,就會知道不是所有的好都是理所當然,就會知道所有的成就都不會只是來自個人,就會接受萬物的變化有時並不會如自己預期般發展而不會自我設限、自尋煩惱,就會自省,就會謙虛、知足,知道總是會受到很多人的包容與幫助,就會懂得要回饋,然後才容易感受到真正的自由與開心。
在髮廊裡平凡的每一天
一早進公司大家臉上掛著笑容互相道早問好,
顧客進來了馬上有人接待,地髒了有人掃,位子有人收,客人有什麼需求立刻有人過去回應跟提供服務,有人穿袍帶位,有人遞雜誌倒茶水⋯客人ㄧ離開馬上恢復乾淨現場。包含所有空檔的設計師們,不分彼此,互相協助,也各司其職讓現場流程順暢,不會因為太塞車而降低服務品質⋯也不用擔心下一位來找自己的顧客會沒人招呼,沒位子坐,每個人只要對上眼就是給對方一個微笑,覺得來上班是很開心的事,就算休假也很安心。有幸的是我服務的髮廊常能看到這種風景。
尤其是在特別忙碌的期間,真的會對這樣的環境養成特別覺得感謝。
並不是因為規定大家這麼做,而是真心認同這樣才是想要的工作環境所以這麼做。是對自我認同的一種實現,如果所有的大小事都是被規範的,那自動自發這件事應該較難產生。
我相信 在設計產業裡,條例式的顯性管理是無聊的、讓人感冒的,愈像個掙不開的框就愈想逃開。
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執行力,配合符合人性的福利,將自主權交到設計師手上,看起來像沒在管還有點亂其實又有依循方向的隱性管理相較之下更另人愉悅。
若說價值觀是管理的根,互相協助與信任就像樹幹。
如果ㄧ定要規定,就規定大家去冒險,勇於接受挑戰,多練膽識。
如果ㄧ定要規定,就規定大家不要怕犯錯,跌過跤才知道怎麼爬起來。
如果ㄧ定要規定,就規定大家假很多,有時間掌握力的就多放假,多跟家人相處。
如果ㄧ定要規定,就規定大家多提想法多發言,即使沒被採納也不要放棄機會。
如果ㄧ定要規定⋯⋯
反正,多開創思維及行動力,少把人框住,人本來就很會自己畫圈圈了,不用我們再助一臂之力。
像這樣的規定會微笑面對,樂意接受吧!
常言道: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用管理。真正的人才好像也管不動,他應該比你更懂得怎麼管好自己。
的確,設計師是開創的角色,幹嘛花時間管,應該更開放讓設計師保有個人的特質及魅力。有高度自主性,不受限制沒有框架,盡情發揮個人特質及應變的能力,即時的反應與判斷能力,可能有時會走鐘,有時創意跟潛能也更容易被激發。
即使是這樣不代表隨便跟不在意他人,反而是更會有與團隊共創共享共榮,共同承擔風險的意識產生吧!這就是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吧!
這些必須建立在團隊的互相支持與信任上面,持續的開創能讓主動負責的人有所發揮,
看待事情的 認知與價值觀形成自我管理的依據。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價值觀是管理的根源,身體力行便能逐漸形成。
管理者就像是推動事務成效的人,就像一個支點,串連整條線形成面,持續進行並取得平衡,學習判斷並下決定。
在髮廊裡,所有的事都是人促成的,要面對、服務的對象也是人。
專注傾聽的態度並微笑面對
認識過程中的變數,然後接受事實
要讓人發揮所長跟好的一面,就要看到人性好的一面,讓優勢浮現,得以發揮並擴展。
如此聚集環境就會自然更好。
我想 髮廊管理的不是人,而是藉由合宜的管理創造一個讓在這裡的人適合發展的環境,不只是工作,還能是身心平衡的生活。
好的環境會讓人想跟著變更好,會想共同維護,並持續開創。
不一定要每個人都有共同的人生目標,因為每個人都不同,也因為這樣聚在一起才更顯可貴。
但都要知道什麼樣的環境能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標跟想法,不只是什麼時候、擔任什麼角色,而是在這環境裡的共存感。
將每個人放在適合的位置上,各自發揮所長,功能更大化並持續開創。
讓共同創造出這樣的生活環境成為共同信念跟努力的方向。
再重新定義管理。